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穆肃:鼓励各地区和学校自主开发AI课程资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14:00    

4月10日,广东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正式发布。

作为全国较早发布素养框架和课程纲要的地区,此次发布的《纲要》有何突出亮点?

“《纲要》注重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持续培养、学段目标的递进设计、课程内容的模块构建以及实施的多样路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穆肃介绍了《纲要》的四个“明确”。

首先,《纲要》明确了广东省人工智能课程四个核心素养。

这四个素养不仅涵盖技术层面的应用能力,还尤为强调和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机共生理念、人工智能应用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基于课程核心素养,广东人工智能普及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选取、教学建议与评价等要素闭环设计、系统推进。

其次,《纲要》明确了学段衔接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制定了明确的学段目标。

各阶段的课程目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小学的体验与认识到初中的理解与应用,再到高中的设计与创造,逐步深化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针对课程内容体系,《纲要》也进行了明确。

《纲要》涵盖了从核心概念到技术实现,从关键技术到系统建构,从生活应用到社会影响的完整知识体系,确保能够通过通识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纲要》还明确了课程实施办法,在课时安排、资源开发和平台支持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注重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课时安排方面,《纲要》规定了不同学段的课时要求。课时可以集中和分散使用相结合,统筹连续安排,使学生沉浸在深度思考、持续探究、设计创造的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中。

——资源开发方面,《纲要》提出要鼓励各地区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开发适合的课程资源,包括绘本、普及读本、通识教程、学习手册等。同时,指导学校创新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提供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案例、人工智能教学工具包、应用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建立优质资源征集和遴选机制,持续丰富和优化迭代课程资源。

——平台支持方面,《纲要》强调多平台支持教学,鼓励学校利用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人工智能应用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例如,乡镇学校可以利用国家智能教育云平台、专递教学平台等开展双师教学,通过互联网引入优质师资,确保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普及和质量。

采写:南方+记者 钱明雅 吴少敏 陈伊纯

拍摄:南方+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作者】 钱明雅;张梓望;吴少敏;许舒智;陈伊纯

广东教育头条

相关文章:

仁化老年大学2025年春季班开班04-13

广东在上海向全球英才发出邀约04-13

这些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谣言,可别信!04-12

辟谣!“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系谣言04-12

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影响广东!收好这份应对指南→04-12

部署开展2025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04-12

广东省优秀思政课程建设名单出炉,江门有6门入选04-11

技术赋能,不能丢了“本能”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