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春光正好,万物萌动。
在魏武路与祥和路交口的西南角,合肥国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车辆穿梭不息,6300余名建设者在这里紧张施工。8公里外,维信诺6代线“超级工厂”,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机械臂划出弧线,一块块柔性屏有序下线,奔向全球。
合肥国显项目是维信诺在合肥投建的第三座“超级工厂”,也是维信诺在全球布局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项目。如果说2018年维信诺落地,补足了“安徽屏”最重要的一块柔性显示拼图,那么最高世代线的加速建设,更见证维信诺与合肥的双向奔赴。
从一根桩基打下,到一块柔性屏诞生,大幕开合,动静之间,演绎中国柔性屏的奇幻旅程。
“新地标”来了
整个三月,听着合肥国显8.6代线项目的打桩声,维信诺基建规划负责人裴绪章能想象得出,一座智能工厂将在此拔地而起的模样。令他自豪的是,这里还是目前长三角地区泛半导体行业单体最大的一个厂房。
“主厂房的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相当于三个鸟巢的体量。”去年9月开工以来,他日夜调度施工。到今年3月底,近4万吨桩基全部完工。每天,800多台车辆、200多套设备运转。三个月后的高峰期,1.3万名建设者将让主厂房展现雏形。
按照计划,建筑主体结构正在进行,主厂房将在今年9月封顶,明年这个时候,更多的工艺设备将陆续搬入,启动安装调试。
一个产业项目广受关注,无外乎有两点:一是投资体量足够大,一是技术含量足够高。裴绪章负责的这个项目,两者兼备。
合肥国显8.6代线项目总投资550亿元,是合肥新型显示产业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40亩,约有10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和北京故宫占地体量相当,相当于我们建了一个‘科技故宫’。”裴绪章说。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外景
众所周知,高世代线,意味着面板尺寸更大,能够切割出更多的屏幕,它能广泛应用于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等领域。裴绪章说,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包含折叠屏在内的高端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和手机等中小尺寸显示产品,每个月能生产尺寸为2290mm×2620mm的玻璃基板3.2万片。
这一项目将成为全球首条搭载无精密金属掩模版技术的高世代AMOLED产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曾评价道,“这一颠覆性创新技术将引领显示产业变革,对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赢得战略主动,抢占OLED技术制高点意义重大。”
创新的底色
有人曾问杨淑娟:现在,中国屏进入了一个什么时代?
从维信诺第77号员工,一步步成长为首席品牌官,见证维信诺发展的她,给出答案:黄金时代。
上世纪90年代,OLED产业在全球尚处于起步阶段。国际知名公司和全球的高校纷纷入局OLED的基础研究,其中就包括维信诺的前身——199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也是在这一年,项目组首个OLED试验片点亮。
以清华实验室为起点,维信诺开始了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再到大规模产业化的OLED发展之路。
杨淑娟还说起了一个关于百家争“名”的故事。2002年,维信诺和清华大学一起前往日内瓦,代表中国参加全球首批OLED三大国际显示标准的制定。这场“武林大会”上,各国代表唇枪舌战,最终还是由中国团队确定“有机发光二极管”为OLED之名。
争命名权,也是在争“中国屏”在全球显示领域的话语权。没有人比杨淑娟们更清楚一块屏“试炼”的过程,柔性屏的技术需要一步步探索,没有人可以确保一定能成功。

维信诺(合肥)G6全柔AMOLED生产线航拍
2018年12月,维信诺在合肥启动G6全柔AMOLED生产线建设,这也是安徽引入的首条AMOLED生产线,两年后,生产线点亮。正在施工的合肥国显8.6代线项目,建成后将采用维信诺全球首发的ViP技术(维信诺智能像素化技术),屏幕的寿命、亮度、分辨率等性能指标将有倍数级提升。
基于技术创新,维信诺在显示领域创造了20多项“全球首发”和50多项全国“首创”的成绩。截至今年2月,维信诺申请OLED核心专利17656项,其中发明专利占90%。
如果没有大胆尝试,以及对创新真金白银的支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维信诺。这也是29年来维信诺对创新一以贯之的态度。
“黄金时代需要黄金技术。”杨淑娟说,在柔性显示领域,这个黄金技术可能就是VIP。
“懂产业”的合肥
一部维信诺的成长史,也是中国OLED产业发展史。
2024年,维信诺的智能手机AMOLED出货量全球前三,智能穿戴AMOLED出货量全球第一,累计出货屏幕可绕地球一周。

维信诺产品展示。全媒体记者 杨凤炆 摄
这一年,中国显示屏制造商在全球智能手机OLED显示屏市场的出货量份额达到了历史性的50.7%,首次超越了长期领先的韩国。
同样在这一年,赛迪研究院在成都发布《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4年)》,合肥位列榜首,成为“中国新型显示第一城”。
透过一块屏,你能看到什么?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高远峰看到了叠加优势。“合肥懂产业,也敢于发展产业。这里不仅有雄厚的显示产业发展基础,更有交通区位、产业基础、规划布局和政府服务等多重优势,是业界公认的新型显示产业福地。”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中国屏”的区域之一,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实力强劲,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京东方、维信诺、康宁、彩虹液晶等190多家行业龙头纷纷落子。2024年新型显示产业产值1235.35亿元,同比增长21.5%。
用一句行话来说,合肥完成了“从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液晶显示、柔性显示、全息显示、激光显示、量子点显示、微型显示、MiniLED显示等七大技术路线储备。
技术多极化,显然更能保持合肥新型显示集群竞争力。
杨淑娟看到了更好的未来。一直以来,维信诺积极牵引上下游协同创新,已牵引落地及在谈项目总投资达百亿元,在安徽省内合作企业大于200家。“我们将为‘安徽屏’与‘安徽车’、‘安徽芯’、‘安徽终端’等融合赋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聚合赋能效应。”
顺应产业发展趋势,20多年来,从京东方落地开始,合肥逐步构建起了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圈正在构建。
以良好的产业生态为基础,结合“以投带产”的“合肥打法”,一整套完善的项目保障体系已经形成。每周,新型显示产业链专班都要调度项目中存在的难题,按照全市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为项目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世界显示看中国,中国显示看合肥”,并非虚言。
维信诺超级工厂内,一块巨大的玻璃基板,经历千余道生产制程千锤百炼后,一块屏就此“炼”成。可以想见的是,更多的“中国屏”将从这片创新热土上破茧而出,书写中国智造的新传奇。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苏晓琼 李想
出品 | 合报特稿融媒体工作室、一本正经融媒体工作室
相关文章:
中国(广西)-阿联酋经贸合作对接会共拓“一带一路”新机遇04-09
人民日报社推荐参加第35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专项初评作品公示04-09
无人机巡检成新利器 吉林省为高速公路养护插上“智慧翅膀”04-09
外交部:坚决反对日本新版《外交蓝皮书》渲染所谓“中国威胁”04-09
接触10秒即可感染!中疾控紧急提醒→04-09
外交部:美国从未停止针对中国的间谍活动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