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拍摄几个动作就能筛查帕金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9:02:00    

湖南日报4月3日讯(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庄恺)对着一块平板做几个动作,就能实现帕金森病早筛和评估?今天,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科学抗帕,有帕不怕——AI赋能抗击帕金森”科普义诊活动现场,一项AI辅助运动功能评估新技术亮相。

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包括动作迟缓、震颤、步态异常等,传统需要医生观察动作进行评分。然而,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一位帕金森病患者不需要穿戴任何设备和标记物,仅对着一块电子平板,根据指令完成10多个动作,该AI系统的摄像头将会采集人体面部和四肢运动等参数,分析“速度”“频率”“幅度”“对称性”等数据,辅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运动迟缓”“冻结”等现象。据悉,该系统利用的是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结果可以直接与相关临床评分量表的描述对齐,极大提高疾病分析诊断的效率和一致性。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平衡障碍,常伴随焦虑、抑郁等非运动症状。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1.7%,随着老龄化加剧,患者数量逐年上升。随着科技的发展,AI技术突飞猛进,DBS技术、脑机接口、AI辅助运动功能评估技术的应用,将会为帕金森病的诊治带来新的曙光。”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杨靓教授介绍。

湘雅三医院帕金森病诊疗中心主任雷立芳表示:“帕金森病目前虽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全程管理,患者仍能维持较高生活品质。我们希望通过活动传递信心,让患者不再惧‘帕’。”

现场活动涵盖了科普讲座及康复指导、AI设备演示、专家现场答疑等,吸引了近百名患者、家属及市民参与。长沙市第八医院李艳芳教授以“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疗法”为题,解析药物调整与针灸、中药辨证施治的协同效果。长沙市第四医院的傅敏教授“帕金森病健康管理360度”为题,全面阐述了帕金森病的全程管理的方方面面;湘雅三医院杨靓副教授详细解读DBS技术的原理与适应证。该技术通过植入电极调控脑区功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患者的运动症状,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应用。康复团队现场带领大家一起做帕金森病康复操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指导患者通过科学锻炼改善运动功能。现场还特别针对帕金森病伴发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相关文章:

东营联通联合公安机关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04-24

迄今最全面跨代遗传变化图谱绘成04-24

宝马独创驾控超级大脑等首创技术上海现身04-23

南通检查分局深入实地开展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研座谈04-23

追觅内部孵化3D打印项目获数千万融资,优先布局欧美等海外市场|硬氪首发04-23

以医者仁心守护健康中国 5位卫生健康系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04-23

市科技局举办2025年江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专题培训会04-23

“大思政课”何以为大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