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涟水县举行乡镇小学数学“融学·水韵”课堂西片区教研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1:29:00    

来源:【淮安日报】

春光烂漫,研路芬芳。为深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改革,落实“融学·水韵”教学理念,近日,淮安市涟水县乡镇小学数学区域教研活动在成集学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以“丰富体验 把握本质 培养量感”为主题,通过单元整体解读、课时案例剖析、教学策略研讨等形式,为西片区三年级数学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县教师发展中心数学研训团队、学科中心组成员及西片区数学骨干教师参与深度教研。

单元解构:把握度量本质的结构化特征

“度量学习不应停留于公式记忆,而应建立在对概念本质的深度理解上。”成集学校金传芹老师在单元整体解读环节,以课标要求为纲,通过纵向对比二年级长度单位、六年级体积单位的教材编排体系,揭示了度量领域“感知属性——建立表象——推导公式——实践应用”的螺旋上升结构。她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着重把握四个维度:通过具身操作深化度量本质理解,结合生活情境发展量感直觉,借助空间想象提升估测能力,运用结构化思维构建知识网络。这种基于教材整体观的教学设计思路,为单元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课例深耕:探索量感培养的实施路径

在课时精析环节,来自余圩、蒋庵、保滩、高沟四所中心小学的骨干教师团队,以问题链驱动的方式展开课例研究。余圩中心小学余金华老师、蒋庵中心小学王成健老师、保滩中心小学张巧玲老师、高沟中心小学石杰老师紧扣“做中学”理念,分别对本单元各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阐述,将抽象的面积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活动,展现了如何建立面积单位表象,诠释了公式推导的探究过程,示范了量感培养的生活化路径,破解了周长与面积概念的认知误区,不仅让与会老师们明白了教什么、怎么教,还知道了为什么这么教。

智慧碰撞:聚焦教学痛点的深度研讨

“当学生将周长与面积概念混淆时,如何突破认知障碍?”县兼职研训员沈立刚、县学科中心组成员赵静、张桂荣、高艳等老师在集体研讨环节分别对本单元的教学提出科学的建议。他们指出,教学中要注重直观呈现二维空间的变化过程,采用“涂色法”强化面积属性认知,提出“估测阶梯训练法”,通过“身体尺”、课桌面、教室地砖等渐进式参照物培养估测能力。蒋庵小学徐白、红日小学周梦圆、前进中心小学姜苏娟、高沟中心小学张喆等老师就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困惑,各老师针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不同的见解在深度交流中形成科学共识。

专业引领:构建素养导向的教学范式

县教师发展中心数学研训员沈立刚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以结构化思维重构单元教学,打破课时壁垒;二是用真实情境驱动深度学习,促进知识迁移;三是借多元表征发展空间观念,夯实量感基础。特别强调“融学·水韵”课堂应实现三个转变: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从零散教学转向整体建构,从机械训练转向思维发展。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此次区域教研活动通过课例解剖、策略研讨、资源共建等形式,不仅破解了面积教学中的现实困惑,更探索出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据悉,后续将建立“1+N”校本教研共同体,通过骨干教师巡回指导、优质课例资源共享、校本化实施案例评比等机制,持续推动“融学·水韵”课堂改革走向纵深,为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注入专业动能。(李卫兵)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江苏淮安:涟水县举行乡镇小学数学“融学·水韵”课堂西片区教研活动04-23

最深情的阅卷,衢州这所学校的模拟考卷上只有寄语没有成绩04-20

北京国际电影节:《哪吒2》破亿手绘海报展向公众开放04-20

运营商争利楼道遭殃~居民喊话:乱七八糟的盒子能整利索点儿吗?04-18

专家引领聚合力 同心共筑成长路——宜章县第八完全小学举办家校共育主题讲座04-16

移动端AI安全再突破,水印保护新范式:403个AI App成功保护率超8成04-11

福建一批工程项目迎来新进展04-07

邵阳市第六中学成功承办初中生物学“同课异构”活动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