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天下奇闻
编辑/天下奇闻
---前言---
当长三角南翼如火如荼时,北大门淮安能否逆袭?
这座京杭运河畔的老工业基地,正经历着台资扎堆与人口外流的冰火两重天。
2023年GDP刚破5000亿,但人均仅为苏州1/3。
机遇与挑战,你看清了吗?
区位优势
淮安这地儿到底有啥能耐?
乖乖隆地咚!作为苏北"桥头堡",它左手挽着南京都市圈,右手牵着沿海经济带。

2023年宁淮高铁通车后,到南京只要1小时,货运专列直通连云港港口的班次增加了40%。

去年台资集聚区新入驻的敏实汽车零部件项目,一出手就是20亿投资,你说带劲不带劲?
现实困境
但淮安人就高枕无忧了吗?

隔壁苏州工业园2023年研发投入超400亿的时候,咱们的科教园还在为人才公寓入住率犯愁。

更扎心的是,00后小伙王磊在淮安经开区干了两年技术员,去年跳槽去无锡华虹半导体,工资直接翻番。
难道这不是普遍现象吗?
破局案例
好在淮安人脑子活络

你看那传化公路港搞的"水陆空"多式联运,去年双十一单日处理包裹量破80万件,连中通快递的区域分拨中心都搬过来了。

涟水机场扩建后,跨境电商的"海外仓"模式玩得风生水起,这不就是《长三角规划纲要》里说的"流通节点城市"吗?
创新短板
不过要跟苏南掰手腕,光靠物流可不行。

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刚过800家,还不及昆山一个县级市的数量。
就像淮阴工学院李教授说的:"咱们的新材料实验室,设备比人家晚更新了整整两代。"

你说这研发后劲能足吗?
绿色机遇
最近刷屏的洪泽湖"渔光互补"项目倒是让人眼前一亮。

3000亩湖面上光伏板晒着太阳,底下鱼虾照养,年发电量够20万户家庭用一年。

这种"生态+经济"的玩法,隔壁盐城看了都眼红,你怎么看?
未来赌注
听说淮安正憋大招呢!
数字经济产业园挖来了阿里云的原班架构团队,要搞智慧物流大数据平台。

要是能把台资企业的精密制造底子,配上5G+工业互联网,说不定能闯出个"苏北小东莞"。

但人才留不住这个死结,光靠政策补贴解得开吗?
相关文章:
商务部: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到了毫无理性的地步 中方不予理会04-16
林业局回应郑州天屎之路争议04-16
复旦团队研制“破晓”皮秒闪存器件,实现电荷亚1纳秒闪存,成果登《自然》04-16
晋宁23件馆藏珍品亮相山东青铜文化大展04-16
百利天恒:注射用BL-M09D1(ADC)治疗晚期实体瘤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04-16
西宁市安全隐患举报受理情况日报04-16
回到生命本身,思考哲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