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超材料已成为新一代航天航空复杂功能结构的核心技术。4月8日,在光启技术以“领航万亿新赛道、重塑产业格局、开启创新纪元”为主题的2025 - 2035战略发布会上,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介绍,历经多年技术沉淀,公司已形成7.74亿字超材料设计技术文档、38.28亿字超材料工艺制造大纲;1331万行设计源代码、220万条实测成像图和8000万条实测曲线;超材料产品融合几十类功能、数千项性能指标,实现全面达标,产品技术应用覆盖了所有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
当前,航天航空装备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美国三大主机厂2024年总收入达到10063亿人民币,累积积压订单均创历史新高,达到33071亿人民币,目前中国三大主机厂2024年总收入为1610亿元。随着当前中国航空航天产业每年15%-20%的发展增速,未来通过深化关键技术攻关、构建产业生态、拓展国际市场及布局未来赛道,将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产业从千亿级规模步入万亿级规模,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超材料作为航空航天设备领域的核心技术,与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对复杂功能结构的需求高度匹配,能够满足其对轻量化、高性能、多功能的严格要求。
光启技术的第四代超材料技术,通过三维蜂窝状设计,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大幅提升飞机电磁调制性能,还具备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适应复杂环境。凭借“功能结构一体化”的优势,超材料有望引领行业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市场潜力巨大。
光启技术是超材料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企业,全球率先突破技术瓶颈,实现超材料大规模量产。
截至发布会,公司已累计产出163,138件各类超材料零部件,良品率高达97.51%。公司构建了以1座核心总部为中枢,5大创新基地、8家专业化子公司协同,整合1919家上下游企业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圈。公司超材料产品融合了36类功能、1917项性能指标,覆盖所有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
在产业布局上,光启技术不仅深耕航空航天主航道,还积极拓展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电子装备、海洋装备等领域。
2024年底,公司进军低空经济领域,投资建设“先进低空无人机产业链总部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小批量交付,设计月产能1万架。
2025年2月,公司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超材料机器人关节及结构件,拓展应用场景。
目前,光启技术的五大产能基地正在加速建设,深圳总部基地、广东佛山基地已投产,湖南株洲基地、天津津南区基地和四川乐山基地将于2025年年内陆续建成投产,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逐步释放大规模产能,为超材料技术在各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从2019年开始,光启技术业绩已连续近6年实现“双增”。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68亿元和14.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7亿元和5.8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69亿元,净利润5.37亿元。
刘若鹏表示,未来光启技术将毫不犹豫地继续加大在超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坚定不移地推动超材料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市场应用空间,将这项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更多领域,为行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相关文章:
女演员时隔3年新剧开播!此前被实名举报偷税漏税4500万元04-12
上海雅仕收盘下跌5.45%,滚动市盈率50.38倍,总市值25.08亿元04-11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04-11
技术赋能,不能丢了“本能”04-11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召开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发布会04-11
川企大调研·有π论⑤丨反内卷:齐心协力把“蛋糕”做大04-11
低价买假货能索赔吗?04-10
郭照恒辞去山东玻纤副总经理职务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