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北京城究竟是“东富西贵”还是“东贵西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9:55:00    

清代的北京城,有“东富西贵、南贱北贫”之说。民国初年又有“东贵西富、南贫北寒”之说。从清朝到当下,不少学者先后撰文,论说、解释为什么东贵西富或者是东富西贵,又为什么南贱北贫或者是南贫北寒,虽然都能举出一些理由,但也都很勉强。例如清末人著的《天咫偶闻》中说:“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此说就很勉强:粮库在东城,西什库难道不是在西城?再者说,仓库都是皇家的,和居民的贫富有何关联?说贵人多在西城,东城也有不少王府和大官之宅第呀!慈禧太后的娘家,溥仪外祖父荣禄的府邸,肃王府,睿亲王府,豫亲王府,都在东城呀!

那么怎么理解“东富西贵、南贱北贫”之说呢?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东西城富贵、南北城贫贱”。有钱有势的人大都住在东西城,穷人、下层劳动者、小商贩,手艺人,多住在南北城。这从房屋建筑上也可以看出来:规整、讲究的四合院、大宅子,磨砖对缝,垂花门楼,三进四进的院子,前出廊子后出厦的大房子,大都分布在东西城。这些大宅子的主人有可能变换,但是能住在这种宅院里的人,必定是有钱有势的。而在旧中国,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富贵”二字大多时候是不分家的。

为什么达官贵人都集中东西城?因为这是历史形成的。东西城,从元大都时代起就是中心区。而南城,是明朝中期才圈起来的,原来是近郊区,一片田园风光,主要居民是下层劳动者。直到明朝末年,也还有一些大官僚建造的别墅。清朝,满族人入主北京,内城全部是八旗子弟官兵和他们的家属。豪宅大院成了王公贵族的府邸。经商的,做小买卖的,唱戏的,耍手艺的,卖苦力的,都轰到了南城。卖菜的菜市口,卖蒜的蒜市口,卖猪的猪市口,卖瓷器的磁器口,全在南城。影片《城南旧事》的故事背景,不就是北京南城吗,小英子在破院子的荒草中,发现了一个做贼的。直到解放初期,南城大片地区仍然是荒凉、破败,还有好多坟头。笔者听老北京居民说过,解放前那一带还闹过狼呢!

所以,论证究竟是东贵还是西贵、东富还是西富没有意义。为什么?东西、南北分别是互文。什么叫互文?就是可以相互交换位置而不影响意思表达的文字。常常在东西南北上下左右这些方位词中使用。比如东奔西走、上蹿下跳、东拼西凑、南腔北调、左顾右盼、左邻右舍等等,还可以举出好多来。东在前西在后、南在前北在后、左在前右在后,其实只是一种表述习惯。在这些互文里,方位词的交换并不改变词的意思。“东拼西凑”,也可以作“东凑西拼”;“南腔北调”,也可以作“南调北腔”,“左邻右舍”,也可以作“左舍右邻”。

当然,含有两个方位词的,不一定都是互文,还要看具体要表达的意思。有特指的,比如“南橘北枳”、“南张(大千)北溥(心畬)”、“南陈(独秀)北李(大钊)”就不是互文。

来源:北京号

作者:宗春启

流程编辑:U072

相关文章:

北京号最精彩|老铸造厂变身文创园!600年永宁古城重拾烟火气04-07

昔日北京城究竟是“东富西贵”还是“东贵西富”04-07

四川泸州警方通报“一盲人按摩店女老板遇害”:嫌犯服毒身亡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