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共赴山海 ①|“苏韵伊情”架起民族交融连心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8:01:00    

编者按从产业园区到校园课堂,从医疗前沿到文化沃土,江苏援疆以实干为笔、以温情为墨,在伊犁河谷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与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4月7日,江苏第十一批援伊干部人才入疆满两年,正式开启第三年援疆工作。产业升级夯实发展根基,教卫提质守护健康希望,文化润疆绽放团结之花,苏伊协作正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奔赴,书写新时代的援疆篇章。即日起,本报推出“同心筑梦·共赴山海”系列报道,深入聚焦江苏援伊的生动实践,见证“石榴籽”般紧紧相拥的苏韵伊情。

同心筑梦,共赴山海。当前,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文化交融的故事正在伊犁河谷生动上演,苏伊协作的成果惠及万千群众。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苏韵伊情”为品牌,实施苏韵伊情·产业引导、教卫提质、干部培训、民族交融、文化润心等五大江苏援疆工程,2024年推动332个援疆项目全部落地,完成投资22.37亿元,为伊犁州和兵团四师、七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就业优先,布局产业发展

“在家门口就业,既增加了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小孩,太方便了。”在兵团四师七十三团团部南侧的金岗园区,企业开在工人们的家门口。据了解,该园区有32家企业,吸纳1490人就业。

江苏援伊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去年,2场江苏企业专场招聘会上,苏伊两地125家企业提供3090个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933人。目前,江苏在伊制造业企业已吸纳就业90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5700多人;2024年以来,累计协助1966人赴内地就业,其中少数民族1455人。

组团帮扶,正在点燃产业“新引擎”。

2月17日,霍城江阴产业协作暨营利性服务业专场招商推介会上,共签约10个项目,签约金额达3.5亿元。当前,江苏全力打造9家援伊产业园,组织苏伊产业园区结对共建,力争三年实现1家以上园区产值超50亿元,建成一批产值超10亿元园区。

近日,由江苏援伊·扬州工作组援建的蓝莓种植推广示范项目,首批1000余株蓝莓已进入首季成熟期,目前正陆续投放市场。预计规模化种植后,每棚可为农户增收3万余元。

民生为本,江苏援伊助力乡村振兴展新颜。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和县市工作组通过农产品销售渠道对接会、农洽会、特色商品展等展销会助农,一年来累计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8亿元。

在招商引资的活水引流下,当地不断打开发展新窗口。

江苏援伊聚焦伊犁州“1+10+X+N”现代产业体系,年均安排1000万元援疆资金支持重大招商项目。2023年以来,新签约江苏企业投资项目184个,实际到位资金370亿元。在2024年江苏援伊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现场51个项目集中签约。

智力援疆,守护健康希望

近日,在南京医疗援疆专家、伊宁市总医院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露露的带领下,伊宁市总医院人民医院完成伊宁市首例无痛电子支气管镜诊疗项目,标志着伊宁市在舒适化呼吸内镜诊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在“组团式”医疗援疆支援下,技术空白被不断填补。2024年,江苏医疗团队开展巡诊、义诊服务基层群众6.1万余人次;推广应用前沿医学技术274项,填补当地技术空白266项,启动实施“苏韵伊情 润心明眸”公益援助行动,目前已对伊犁州直5个县市和兵团七师,共计7万余名小学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包虫病疾病筛查及健康科普,为614名老年白内障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枪钳进入椎管一定要小心、轻柔,保持视野清晰。”近日,在巩留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经张家港援疆医疗专家赵理平现场指导,徒弟李宏刚首次顺利完成单侧双通道内镜下(UBE)多节段腰椎管减压的微创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是张家港推动医疗人才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生动缩影。

在江苏医疗援疆工作中,不少江苏医生与伊犁医生结成师徒关系,援疆医疗专家手把手带教、临床实战与科研创新结合,帮助徒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2023年至今,江苏援伊医生累计门诊约30万人次,指导或开展手术约2.2万人次,其中三四级手术约1.4万人次,推广应用前沿医学技术,填补基层医疗空白260余项,进一步提升受援地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孩子学习进步很大,这得益于镇江援疆教师的辛勤付出。”家住可克达拉市花城佳苑二区的居民刘家英很欣慰,在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上初三的孙女,最近物理成绩提升了不少。

江苏援伊·苏州工作组利用“十四五”援疆项目中调窗口期,新增并启动援疆资金使用规模最大项目——职教园区项目建设,建成后可容纳学生7500名,实现30个工种以上的技能培训,为霍尔果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教育援疆,点亮边疆学子梦想。其中,推动伊犁州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建“江苏伊犁基础科学教育发展中心”,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举办学科竞赛和研学等。

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江苏援伊队伍采用“苏伊组队、疆内选拔、在苏拉练”模式,积极指导受援地职业院校师生参加全国和新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2024年以来累计获奖179个,其中国家级奖项15个,自治区级奖项164个。

文化润疆,雪原绽放“石榴花”

近日,伊犁技师培训学院19名师生代表在江苏徐州、南京等地开展了为期10天的研学交流活动。伊犁技师培训学院学生艾维斯与徐州技师学院学生冷雪敏结对,今后将通过微信、书信等方式增进“万里之缘”,并约定带家人到对方的家乡做客。

2024年,11.2万名苏伊青少年通过“万里鸿雁传真情”书信交友紧密相连。江苏援伊队伍还组织55户“最美家庭”赴江苏结亲走访,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与伊犁州8户“最美家庭”结对认亲,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春季看花、夏秋赏景、冬季滑雪,加上多元一体文化融合,伊犁已成为世界级文旅目的地。2024年,伊犁州直区域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445.04万人次,同比增长14.62%;游客花费705.66亿元,同比增长38.83%,伊犁“全季旅游”品牌声名鹊起。

在不断推陈出新的文艺精品中,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原创歌舞剧《天山问渠》在伊犁和江苏两地演出时,场场爆满。原创歌舞剧《同是江南》、现代淮剧《小白杨》等在伊演出,组织江苏优秀演员参与伊犁州建州70周年文艺演出,引起广大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以便民服务“小阵地”,搭建文化润疆“大舞台”,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及各县市工作组因地制宜支持伊宁市六星街、喀赞其文化街区提档升级,支持建设石榴花展示馆、霍城县博物馆以及提升伊犁州博物馆等公共文化阵地,打造石榴籽书屋、秋白书苑等文化活动载体,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未来,苏伊两地将继续携手,在新时代对口援疆的道路上,书写更多“万里同心”的感人故事。江苏援伊将进一步聚焦伊犁所需、聚合江苏所能,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智力支撑为关键、以增进共识为导向、以促进交融为核心,持续擦亮“苏韵伊情”江苏援疆工作品牌,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苏伊两地双向协作、全域协作、战略协作拓展深化,不断开创江苏援伊工作新局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通讯员 李向阳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A股三大股指早盘集体收涨 半日成交超万亿元04-08

赛轮轮胎:瑞元鼎实计划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04-08

飞龙股份牵手华达科技拓展新能源 创新与全球化并举净利3.3亿创新高04-08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04-08

头部品牌业绩创新高 国产运动行业凝聚新动能04-08

总资产规模突破1.61万亿元 重庆农商行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快报04-08

“踏青+”释放文旅消费潜力04-08

同心筑梦·共赴山海 ①|“苏韵伊情”架起民族交融连心桥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