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4:45:00    

大皖新闻讯 4月16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安徽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69%,居全国第7,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经费支出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据了解,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其中,“天元”量子模拟器在全球率先取得重大进展,自研“天都”试验星实现我国首次绕月编队飞行,无精密掩模版蒸镀技术、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等打破国外垄断……这些都证明安徽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2025年,安徽将全力推进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做好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启动量子计算研发平台等建设,谋划实施量子通信网络重大应用工程。同时,建成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争创国家磁约束核聚变技术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天都实验室,推动牵头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 安徽将持续开展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争创,推动组建量子通信、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同时,推进生物育种实验室、开阳实验室等省实验室建设运行。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安徽将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遴选12家银行研发专属的“积分贷”产品,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在科产融合上,安徽将加快培育发展量子科技、通用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全面推进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建设,力争全省量子领域企业达100家、专业人才达3000人。同时,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省级“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标杆场景10个左右。安徽还将依托“科大硅谷”“鸠兹科创湾”等打造场景创新示范区,遴选发布一批机会清单、能力清单和标杆案例清单。

安徽将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不少于50个。打通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到企业的绿色通道,精准选派“科技副总”。同时,加强海外人才引进,探索开展外国人才服务保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大力实施“千人特训营”项目,培养“五懂”人才350名以上。

另外,安徽将加快培育“政府+产业+市场化”的基金丛林,健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省级天使母基金群。健全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力争全省科技担保业务不低于200亿元、服务企业不低于5000户。推进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区域性股权市场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同时,探索设立“科创专项并购”基金,发挥“S基金”作用,引导更多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许正文

相关文章:

安徽高速丰乐服务区推出安徽地方特色小吃04-16

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4-16

【春风送暖 新风惠企】玉门市“三站协同”助力企业迁移“无感换乘”04-16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41个科普产品上线04-16

1688为出口受阻企业纾困解难:包销库存、提供贷款、AI免费……04-15

三友化工2024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0.73元04-15

泉州海关查获67尾濒危海马干!04-15

税收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04-15